举例子
我们用两组案例计算对比来“举例子”说明一下
各省方案快要公布了、我们暂且假如某内地省份、今年的调整方案是:定额33元、与养老金水平基数挂钩这个百分比是1%、而与缴费年限挂钩,每一年缴费年限的单价是1.5元,有艰边和军转干部倾斜,高龄倾斜规则是去年年底之前年龄达到了70至79岁的,倾斜金额15元元,80岁(含)以上的额外倾斜增加25元。
那么下面我们看四个人、去年都是在71岁至79岁之间、有高龄倾斜,养老金分别为1200元、3200元、5200元、12000元,这三个人分别能涨多少钱?会发现什么有意思的现象呢?结果对比如下表、有点让人意外。
从中可以发现三点很有意思的现象、常常容易被人们忽略:
①王大爷养老金1200、算下来能涨86元、还不到100块,但是个人的涨幅却高达7.17%,几乎达到了全省平均涨幅3.8%的两倍、所以可见他的涨幅在4个人里面是最高的——这说明养老金调整方案有“提低”的作用,让低收入者用更快的幅度上涨。
②高龄倾斜不仅仅是针对低收入人群、哪怕是高大爷12000元、同样可以享受高龄倾斜15元、而且定额调整35元、大家都是一样的。
③另外养老金12000元的高大爷、各人涨幅比例仅为1.94%,还不足2%、然后5200元的刘大爷也只有2.97%,去年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基本都是如此、也就是说虽然每月的实际上涨金额超过了150、甚至200元,但是他们的涨幅并不高。
④工龄与养老金水平一般呈正比关系、与养老金的涨钱额度也呈正比关系,主要是因为养老金在测算的时候、退休人员发放的第1个月待遇、就与工龄/缴费年限有密切的关联。具体如下。
① 基础养老金=本省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 ÷对应计发月数
③过渡性养老金=本省养老金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 2×【视同缴费年限】 ×过渡性系数(注意:此项各地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测算发现、养老金在6000~12000元区间较高范围的人有福了,当然如果你能够享受特定年龄高龄倾斜、比如在山东、上海、安徽等地,那么养老金低的人也有可能涨很多。
综上所述
各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即将公布、大概率会在6月5号之后陆续公布,而养老金1200-12000元、不管你是企业退休还是事业退休,其实本身待遇偏高的人还是有优势的——而且今年的调整中会偏重挂钩调整部分、进一步凸显激励,多缴多得,所以大家要想养老金高、每年涨的多、还是要靠多缴费、长缴费来实现,幻想人为“提低限高”是不太明智的。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