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步骤:
(1)确定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
(2)根据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基础养老金;
(3)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情况和投资收益,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
(4)根据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过渡性养老金;
(5)将以上三部分相加,得出总的养老金数额。
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五大因素。
根据上面所说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情况,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五大因素主要是退休地所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年限、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由于过渡性养老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所以就不单独说了。
①退休地所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各地说实话相差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已经有26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最高的上海市为12183元,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430元,相差近一倍。大多数地方在7000~9000元之间。
②缴费年限,是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这是计算养老金的一项极其重要因素。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养老金是跟缴费年限成正比的。比如说缴费15年可以领取1500元的情况下,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00元,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00元。
③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是根据缴费基数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使用的社平工资来计算的。类似于缴费档次,一般在0.6~3之间。平均缴费指数越高,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就越高。但是,不要指望最后一两年按照高基数缴费,可以领取高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计算,是所有实际缴费年限平均的。
④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这主要是看前期的积累了。不过由于缴费基数上下限的影响,过去我们缴费基数较低,因此个人账户积累也不多。近年来由于缴费基数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提升,因此个人账户的余额才在快速积累。
⑤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这实际上是一种晚退多得的体现。50岁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退休越晚,计划越数越小,相同个人账户余额情况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一般来说,如果在黑龙江省、河南省等计发基数较低的地区,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50岁左右退休的话,养老金也就是1000元左右。
如果是在北京市和上海市退休,计发基数分别达到了11525元和12183元(明年还会更高),缴费40多年,平均缴费指数在1.5以上,个人账户余额能达到30万元以上,养老金差不多就能领取1万元了。现在有的老人养老金都能领到一万三四千元。
以上就是养老金上调3%的全部内容,欢迎关注/下载新社通解锁更多社保/五险一金的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