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和养老金有什么不一样?
定义与性质:
退休金:通常指的是为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如事业单位人员)按月或一次性支付的待遇。退休金是基于退休人员对社会的贡献和所具备的退休条件而定的。
养老金:是职工在单位或企业缴纳了养老保险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满15年时,按月领取的待遇。它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
缴费方式不同:
退休金:无须缴费,直接享受
退休金最大的特点是无需个人缴费。享受退休金的条件,通常是由单位根据职工的工龄、职位、贡献等综合考量后设定的。简单来说,只要符合相关要求,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
养老金:缴费是基础
养老金的发放有一个前提:缴费满一定年限。根据现行要求,职工需要累计缴纳社保满15年,才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而在职期间,个人缴纳的部分记入个人账户,企业代缴的部分则进入统筹基金。
社保缴纳与查询:社保卡可用于查询本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缴纳情况,确保个人权益。通过社保卡,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社会保险累计总额等信息,为未来的社会需求提供参考。
领取方式不同:退休金的领取方式可能包括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取决于单位的要求。养老金的领取则是根据个人的社保缴费记录和计算公式,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发放,通常是按月支付。
那么假设,社平工资、退休城市、退休年龄都一样的情况下,缴费年限分别为22年、25年、26年时,退休金是多少呢?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资阳退休、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均保持不变,缴费系数都按200%缴纳的情况下:
社保交22年:基础养老金291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980元=约4890元。
社保交25年:基础养老金331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2250元=约5560元。
社保交26年:基础养老金344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2340元=约5780元。
确定个人养老金金额的四大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档次、个人的累计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同样不容忽视。它影响着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速度和总额。一般而言,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就越少,从而在相同的个人账户余额下,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会相应增加。这一机制旨在鼓励人们晚退休,以更好地平衡养老金的收支状况。综上所述,养老金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规划个人退休生活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提早规划,以确保自己的养老金权益得到充分保证。
商务合作&咨询微信号:cyx159729
邮箱:hz@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