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的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体系,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医疗服务,比如长三角地区,比如西南五省。
我国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从2016年开始的,它是一项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它一年一个台阶,从刚开始的住院,逐渐扩大到了普通门诊、门诊特殊慢性病,基本将主要的报销类别都覆盖了。截至去年年末,我国已实现了癌症门诊放化疗、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我国也在积极推行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工作,到2025年,基本可以实现全部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在全部的异地医疗机构进行直接结算,这一点非常便利。但虽然便利,但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能取消医保异地就医的登记备案,提高报销比例,从而达到在全国各地都能平等、便利的就医。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情况下,要进行备案,其主要目的是要将分级诊疗制真正实行下去,从而指挥带领参保群众合理、有序的就医。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大医院,哪怕是小毛病,也要去大医院。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医保局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对注册程序也是进行了极大的优化。
废除各种证明、盖章:废除了所有需就医地审批、盖章的证明、盖章,直接在就诊地登记,不再要求具体的医疗机构,比如北京,直接登记在北京市,在北京任意一家医院都能直接得到补偿。
备案渠道有很多,包括:全国统一的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我国医保服务平台 APP,各地方特色的微信公众号、省级的 App、电话、传真、线下窗口等。
采用自主备案、承诺制备案和统一材料等方法,对异地备案程序进行了优化。
在短时间之内,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不会增加:根据我国医保局的计划,在目前阶段,在住院医疗保险方面,职工医保能够报销80%,居民医保可以报销70%,在门诊方面,也已经构建出了门诊统筹报销和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制,而基本医疗保险依然是以保基本为主要目的,它只能保证基本的医疗服务。我国的基本医保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在统筹层面上,仍以市级统筹为主体,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不同省份在资助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构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深圳这样的新型大城市,有大量的外地人,有更多的缴费,有更少的退休者,有更低的支付水平,有更高的支付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有较高的老人比重和更快的老龄化,有更大的医疗费用,有更小的支付水平。目前,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难以提高,在短期内很难达到全国性的医保待遇统一。
通过多年的宣传与推行,目前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无论是在法规知晓率、待遇执行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广大的参保群众在异地就医方面更加便利。并且,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你还可以申请一个地方的安置备案,你可以在你的地方,在一个地方,你可以享受到医保的报销比例,你也可以在就医地和医保地同时享受到这个地方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