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退休后养老金计算和职称到底是啥关系?答案来了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了解教师退休后养老金计算的详情。
有个教师说,养老金并轨后,不再和过去一样了,教师职称就没有用了,特别是退休前评聘上高一级职称,对养老金计算基本没有影响。理由如下:
并轨前,教师养老金是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为基数,按教龄长短乘以不同比例——比如15年是70%,20年是80%,30年是85%,35年以上是90%等。
这样,如果一名教龄40年教师,退休前如果是一级职称(十级),退休前一个月工资是7700元,养老金就是7700×90%=6930(元)
如果退休前一个月评聘上副高,哪怕只领一个月副高工资8800元,则养老金也是8800×90%=7920(元)
但是并轨后,养老金计算方案变了,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不再是以“个人退休前工资”为基数,而是以“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所有人都一样了;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更是以自己的实际缴费为准,退休前一个月评聘上副高,一两个月的“高缴费”平均到计发月数里,数额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样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果真是这样吗?
养老金并轨是指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采用同样的养老金计算方案,这个方案从2024年10月1日起执行。并轨后,所有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4部分组成,各部分计算公式见文章配图。
从公式不难看出,文章开头说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理解,部分是对的,比如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的确与教师职称没有关系,而且所有人也的确都一样;教师退休前评聘上高一级职称“高缴费”时间太短,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提高也真是微乎其微。
但是,这种理解却只是看到“计算基数”“高缴费”月数少、金额少等因素,却忽略了“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两个因素和与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的过渡性养老金。
商务合作&咨询微信号:cyx159729
邮箱:hz@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