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按照法规:“视同缴费年限”指从参加工作之日到2014年9月30前的时间;“视同缴费指数”是以教师退休时的职称、职级来确定的。
这个过渡性养老金对于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特别重要。“这段时间”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没有的,换句话说,就是用这个过渡性养老金来平衡“这段时间”个人账户“空白”的。
从公式不难看出,视同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职称越高,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出来的标准就越高。所以,退休前评聘上副高、正高职称或是工资上升一档,对养老金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有人说了,你说的这个事我知道了,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2014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人员设立的,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教师,就没这个事了。因此,退休前一个月评聘上高一级职称也就没用了不是?
可以这样理解。但是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10余年啊,到退休至少也还得20年啊!现在想退休是否早了点?现在就“躺平”——准备着到退休前一年仍是一级职称是否太过消极了点?
从前面养老金计算公式不难看出,基础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高低,这个“指数”就是用个人工资除以职工平均工资得来的,很显然,工资越高,指数才越高,现阶段,对教师而言,提高工资的唯一渠道就是晋职称和岗位工资升档。
与此相关,工资提高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缴得也就多了,退休时,两具个人账户储额多,计算出来的标准也就高。
社保问题就上新社通!欢迎关注新社通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及社保实用小工具。
商务合作&咨询微信号:cyx159729
邮箱:hz@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