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改革,在职和退休的个人账户都少了,为啥在职职工没意见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职工医保制度自1998年建立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医疗需求。2023年,国家医保局进行了门诊共济改革,调整了个人账户划拨比例,增加了门诊报销方案,扩大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改革虽然导致部分职工个人账户减少,但长远来看,增加了门诊报销,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利大于弊。
职工医保制度建立于1998年,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其基本的框架,包括医保筹资方式、待遇保障方式等等都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还是延续了建立之初的制度。但是在这期间,国家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带来了各项事业的巨大变革。表现在公共为卫生领域,主要就是国民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疗技术水平进步非常快,包括医疗设备更新、医疗技术的进步、医护人员的素质和学历提升、新型药品和材料的研发等等。
现阶段的疾病表现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的是慢性疾病,即便是包括癌症这种病种,发展到现在还是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通过长期的治疗和用药控制病情发展,当成慢性病去治疗。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加快,老年人口占比增大,老年人患有的各种基础疾病也很多,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好,诊断和治疗时间短、创伤小,快节奏的生活之下,门诊治疗的就诊量和就诊费用增加的非常快。
所以最早的职工医保制度需要改革,刚开始建立职工医保制度的时候,门诊就医量不高,特别是就医费用不高,门诊没办法进行大规模的检查和深度的治疗,所以那时候费用不高。参保职工医保缴纳金额的大部分进入统筹基金,而统筹基金一般只能用于住院报销使用;小部分的金额进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使用,刚开始的那几年甚至十几年,这种方案还是比较合理的,较好的保障了参保职工的医疗待遇。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的那种医保制度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医疗需求了。一些年轻人的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较少,往往作为储蓄账户一样,失去了医保共济的原则。而年纪较大的退休职工,其门诊就医量大,就医费用高,靠个人账户的资金难以起到大幅度降低医疗负担的作用。迫切的需要改革,改变这种方式,所以国家医保局在充分征求意见和试点运行后,于2023年正式开始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调整了在职和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划拨比例,增加了普通门诊的报销方案;扩大了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使得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可以通过共济的方式,共济给参保人直系亲属看病就医使用,符合条件的甚至还能用于缴纳直系亲属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此次调整个人账户的划拨比例,对于大部分的职工来说,都面临着个人账户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