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发月数计算
假设马大姐从23岁开始工作,到65岁退休!42年的时间,忽略马大姐的工资增长情况, 就以5970元参与计算。
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计算如下:
每个月马大姐个人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5970×8%=477.6元;
每年马大姐个人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477.6×12(月)=5731.2元;
42年马大姐个人共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5721.2×42(年)=240710.4元。
公司缴纳的养老保险计算如下:
每个月公司会给马大姐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5970×19%=1134.3元;
每年公司会给马大姐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1134.3×12(月)=13611.6元;
42年公司会给马大姐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13611.6×42(年)=571687.2元;
从上面的总计算可以看出,马大姐个人和所在单位42年一共交了=240710.4+571687.2=812397.6元≈81万元!
还是以马大姐为例:马大姐2021年在南京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前的月平均缴费工资为5970元(由于退休员工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时,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为便于统计,我们假设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恒定为1),马大姐退休时江苏省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970元,且不需要计算过渡养老金。
其中,马大姐每年的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一致,都按照 5% 的速度上升;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pide;2×缴费年限×1%=(5970+5970×1.05)&pide;2×42×1%=2570.085元。
个人养老账户存储额=5970×8%(缴纳比例)×12(月)×42(年)=240710.4元≈24万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40710.4元&pide;101(计发月数)≈2383.27元;